近期,我院院長王永明教授撰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建設》、張薇副教授撰寫的《從共居到互嵌:内蒙古城市族際居住格局演進研究》分别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發行。

王永明教授撰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建設》一書于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的研究和出版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人才發展計劃項目和内蒙古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項目)的資助。在書中,作者指出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的多民族國家,如何協調、整合族際關系、凝神聚力,實現民族複興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僅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當前,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期”和“兩個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期”,面臨的國際國内環境複雜多變,不确定因素增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和國家面對複雜國際國内形勢提出的重大任務,也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能和職責。地方政府職能職責與地方政府能力密切相關,地方政府能力的強弱必然導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區域空間的不平衡狀态和水平。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和認識,該書聚焦于西部地區這一中觀區域空間,以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政府能力理論、政治系統理論、行政生态學理論為理論基礎、資源和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實地調研和描述統計等研究方法,緻力于探尋和分析地方政府能力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間的内在邏輯、一般過程和實現路徑,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地方政府能力評價指标體系,并以此為依據審視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現狀及其問題,探尋其制約因素,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遵循提升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能力的總體思路與對策建議。

張薇副教授撰寫的《從共居到互嵌:内蒙古城市族際居住格局演進研究》一書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出版發行,該書的研究和出版得到了内蒙古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的資助,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和内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随着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中國社會自由度大幅度提升,人口的城市流向成為常态。大規模的人口湧入和集聚,加速了民族地區城市化進程。一方面族際交往在此進程中得到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民族間文化風俗差異又使城市族際交往面臨考驗,族際關系呈現出更為動态和多元分化發展的圖景。如何立足現實“多元”鑄牢“一體”,實現不同族群在城市空間的和諧共生?成為當下中國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是流動社會背景下多民族國家面臨的重要任務。為此,構建相互嵌入式民族關系成為新時期中國民族工作的指導方針。該書以内蒙古城市為研究案例,立足于族際居住空間格局演變及作用機理,系統建構多民族城市居住互嵌的理論框架和分析範式,探究族際居住互嵌的多元類型及其生産過程,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希冀豐富學術界關于族際互嵌的研究工作,并管窺城市和諧族際關系的發展途徑,推動族際空間結構的整合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