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首頁 訪問舊版 聯系我們 蒙語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頁學院新聞 → 正文
閱讀新聞

我院院長拓俊傑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日期:2021-09-02]


近日,我院院長拓俊傑《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一文在光明日報上發表。讓我們來一起欣賞拓俊傑院長的文采吧!


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深情寄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複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望為奮鬥方向、精神動力,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志氣,錘煉品德修為增強骨氣,練就過硬本領增強底氣,忠實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鮮明底色

堅定理想信念,強志氣。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是一切行動的前提。青年人的志氣主要體現在個人所追求的信仰上,新時代青年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心有所信,方能緻遠。回望黨的百年曆史,支撐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的,就是他們堅定不移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唯有理想信念堅如磐石,才能時刻知責于心、擔責于身,知難負重、愈挫愈勇。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把對共産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終身不變的堅守,任何時候都不改初心、不忘初衷,築牢精神支柱、紮牢信仰之根。要加強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做新時代敢為者、擔當者。

錘煉品德修為,增骨氣。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骨氣,是剛強不屈的人格操守,是做人的根本和力量源泉,是孜孜以求的執着,是負重奮進的脊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國人的骨氣表現為剛強不屈的精神意志和道德品質。青年人尤須将夯實品德基礎、提升品德修為作為建功立業的基本前提,常懷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感恩之心,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自信心,增強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由衷自豪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始終對黨忠誠,永葆政治本色,時刻保持良好工作作風,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做到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守得了清貧、經得起摔打,鍛造出昂揚剛正的骨氣。

練就過硬本領,有底氣。底氣源于實力,實力顯于本領,本領強,底氣才能足。在兩個一百年交彙的重要曆史時刻,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将個人成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增學識見聞、守自信通達,多讀書、勤實踐。抓住人生拔節孕穗期,時時學、處處學,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自己的認知視野、思想觀念、知識更新水平緊跟時代發展,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知識追求中練就過硬本領,增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底氣,成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國家棟梁,以真才實幹為黨和國家事業奮鬥終身。

把培育時代新人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青年的成長離不開自我的努力,更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教育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并用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時代發展建設中的重要地位。2019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堅定不移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各環節。

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隻有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才能确保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始終以黨和國家發展需要、社會需求為導向。在新時代建設一流大學、培養時代新人,不能忽視、不能動搖黨的領導這一辦學治校育人的根本保證。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承擔着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功能。高校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意識形态工作領導權;堅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思想政治引領。

全面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方位的,要在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用好大思政課,把黨的百年曆史作為豐富而生動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源;面向火熱的社會實踐,創新課堂教學語言,注重啟發式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使思政課活起來,切實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引導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

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教師通過學習四史強思明辨、立心鑄魂,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自覺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曆史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要發揮教師的創造性,既注重知識傳授,又加強情感培育,将紅色文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出來,向青年人講明白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引導青年人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系統教育的專門機構,對提高青年人的綜合素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以學校教育為主導,教育引導青年學習知識技能,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重視家教、立好家規,樹立良好家風。同時,全社會也都要積極為青年成長營造良好氛圍、創造更好條件。

(作者:拓俊傑,系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院長)


66B77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