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首頁 訪問舊版 聯系我們 蒙語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頁學院新聞 → 正文
閱讀新聞

我院院長拓俊傑教授受邀參加 “中國社會治理:範式與使命”主題論壇

[日期:2022-03-19]


2022年3月19日,由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複旦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特色政治學話語體系理論創新研究基地共同主辦的“中國社會治理:範式與使命”主題高端論壇受疫情影響在線上召開,取得了圓滿成功。國内知名政治學者、實踐專家、知名期刊主編齊聚雲端,聚焦中國社會治理理論範式,彙聚中國社會治理思想,總結各類實踐成果,完美呈現了一場“中國社會治理”的思想盛宴。“政治學人”公衆号與B站進行了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近3萬人,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本次論壇邀請到國内知名專家學者以及期刊主編就中國社會治理各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讨。論壇議程設計巧妙,主旨發言内容豐富,辯論環節活動精彩。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黨委書記劉季平教授主持,學院院長蘇長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總編、南開大學出版社社長王康,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格緻出版社社長範蔚文、南京大學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院長孔繁斌等領導出席并緻辭。

EC74

D88E

9621

952C

在主旨演講環節,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部部長徐勇教授指出:當前中國在取得重大實踐成就的同時,缺少相關原創性理論。要基于中國事實尋求治理之“道”,同時基于中國實踐提出原創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何豔玲教授基于“經濟形态-社會結構-國家治理”的結構化框架,探讨了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并深化互聯網平台治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景躍進教授比較了中西方社會分化過程中的異同點,就中國社會治理中的社會的概念、特征等方面進行了相關解讀。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彭勃教授指出傳統社會治理在面對風險時面臨着一系列的問題,要從社會邏輯、複合治理結構、治理的心理基礎、社會合作的機制及治理的目标來尋求治理之道。此外南開大學周恩來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副院長吳曉林教授、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偉教授也分别就“城市流量與流量城市”和“社會治理共同體”作了主旨發言。

D412

C33C

EF6E

我院院長拓俊傑教授受邀參加并就民族地區社會治理議題進行了主旨發言。拓院長立足民族地區實踐,從社會治理的“價值體現、實現路徑、格局探索”三個方面展開彙報,思考“為何?”探索“何為”,概括提出三“住”、三“交”、三“共”的思想觀點。“三住”即政治上靠的住,邊疆守的住和生态保的住是邊疆民族社會治理的價值體現;“三交”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實現社會善治的現實路徑。同時,創造性的提出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新格局探索,在三“共”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基礎上增加了“共識、共榮”,前者作為前提與基礎,後者在意識層面增加了精神動力和文化内涵。并以“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民族互嵌式社區環境作為現實場景場域,打造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的三“共”格局與創新機制。

F681

此外,本次論壇還邀請到原上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裡、中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副主任江維、東明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春雷等一線實踐領導與實務工作者講解治理過程中的探索和創新。

最後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主任劉建軍教授進行了會議總結,并就他的兩本新書進行了發布。他圍繞最新出版叢書“社區中國與基層善治”與“城市繡花針”分享了《“十年樹木”:兩套叢書背後的心路曆程》的精彩演講,介紹了“鄉土中國”到“單位中國”,再到“社區中國”的轉變,結合自身豐富的政治學研究與實踐經驗,向我們揭示中國城市社區治理的奧秘。

民族地區社會治理既是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撐,更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環。事關祖國安全、社會穩定和國家富強,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必然是重中之重。我院從2021年開始不斷凝煉學科建設方向,彙聚社會治理英才,組織召開全國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研讨會,積極組織籌備并設立了邊疆民族地區基層治理研究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區列為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培養基地。未來,我院将持續在民族地區社會治理研究方面發力,做好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立足民族地區社會治理實際,不忘學術範式構建初心,牢記立足中國大地研究使命,做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的職責擔當。



Baidu
sogou